殿下先留着纸条,才是上策。”
朱厚照深以为然。
曾鉴带着补品来东宫看望太子妃,语重心长道:“满朝文武都等着,你可不要让陛下和百官失望啊。”
“父亲,女儿也不知道……只怕会连累娘家。”太子妃深知后宫的水深。
先皇的孙皇后无子嗣,又得罪了王贵妃,最后被幽禁在冷宫中。
百官虽知她是冤枉,但没有一儿半女,压根不替他她求情。
连娘家孙家,也会受到了牵连。
曾鉴叹息一声:“你在东宫安心养着,一月后再说,若无子嗣,此事也不怪你。”
最后一句,说得极为小声,只有太子妃能听见。
太子生不了,这能怪谁?换个皇后,他也生不了。
只是,周太后和百官已经在数着日子了。
一月期满,必定会让御医和汪机诊脉,但太子是不会被定罪的,最后的罪责都会推到太子妃头上。
走出东宫时,曾鉴发现前头一道熟悉的身影,大步冲了上去。
“贤侄啊,到我工部坐坐?”
严成锦拒绝:“下官还有事,要回都察院了。”
不开口他也知道,曾鉴想说太子妃怀孕的事,怀不了运,以百官连皇帝都敢要挟的脾气,联名废妃,也不是不可能。
陛下和周太后为了皇室着想,不会反对。
此事,他也帮不了曾鉴。
曾鉴拉着严成锦的袖子,生怕他溜了:“那本官去你的衙门坐坐。”
回到都察院值房,文吏倒了两杯茶。
当然,严成锦的茶是摆设,他只喝自己带的保温壶茶水。
严成锦开门见山:“太子妃的事,事关皇室大统,本官只能答应曾大人,真有那一日,不随百官上疏。”
所谓随百官上疏,就是向陛下请乞废掉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