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知,这不是心学的验证?”王守仁反问。
李东阳沉思片刻,将心学用于秋闱取士。
他的顾虑是:“许多读书人没修习过心学,作为考题,他们如何能答上来?”
刘健和张升诧异地望向李东阳。
听李公的意思? 只要能答上来,就将心学纳为考题的意思? 心中有些忐忑。
他们不知道的是,李东阳深思熟虑后? 才问出这番话。
陛下一心想实现盛世,今日召内阁和六部来? 定有了推行之意。
再反观宋景和谢丕等人? 为朝廷立下许多大功? 若是得益于心学的道理。
那么,陛下就会动心试着推行心学,他只是猜中陛下的意图。
严成锦想了想,道:“如今秋闱的策题,只能以偏和奇来出题,对于书生更难。”
科举在明朝,举行了近百年,四书五经才二十余万字,题都出过了一遍。
于是,出现了割题和拼题的现象。
就是把一句话割成两半,和另一句话拼凑起来,变成缝合怪。
这样的科举延续下去,会有什么结局,历史早有证明。
后世觉得科举是善政,但是,批判八股文。
身为穿越者,不做些改变,岂不白穿越了?
张升轻叹,从四书五经中出题,确有穷尽的一天。
刘健和谢迁看向弘治皇帝。
这时才猜出了圣意,陛下怕是真动了念头。
于是,两人站在一旁低着头。
严成锦也猜到了弘治皇帝的意图。
真正打动陛下的,不是心学,而是宋景和汪机等人立下的功劳。
不管是儒学还是心学,都只是治天下的手段。
陛下学的不是儒学,也不是心学,而是驾驭天下帝王之道。
高皇帝留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