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不相信弘治皇帝。
想到此处,弘治皇帝有点心寒。
严成锦劝慰:“在商贾眼中,弘治银票与大明通宝是一样的,才不被信任。”
这个道理,弘治皇帝和诸公都明白,但如何让商贾来兑换银票?
圣旨才昭告天下三日,总不能立即撤回。
就算撤回也无济于事,大量的白银流入,也会让银子一文不值。
矿道的银子还挖不挖了?
弘治皇帝自我安慰:“朕觉得,明日会好转起来,诸公以为?”
“陛下所言甚是,消息才放出去两日,没准明日,就有商贾来换银票了。”谢迁补充。
弘治皇帝抱着一丝侥幸,回到宫里。
棋盘街上川流不息,商贾或许会驻足观望,却无人走到商号里,换取银票。
傻子都能看出来,这是换汤不换药。
朝廷只是将大明宝钞改了名字,叫做弘治银票,骗傻子呢?
严成锦对着王不岁道:“为何无人存白银?”
“您都不存……当官的都不存,士绅哪里敢存?”王不岁苦着脸。
担心白银会贬值,但又怕存进去的银子,会被朝廷霸占。
虽然慌张,但不敢存。
不过,这一番话点醒严成锦。
官绅能触及朝中大事,在士绅中,扮演着风向标的角色。
豪绅们看官绅都不存,哪里敢存。
尽管跋山涉水,押运白银交易,很不方便,但只药白银在手里,就安心。
严成锦命人准备轿子,来到李府见李东阳。
“李公可知,士绅为何不存银子?”
李东阳目光灼灼,露出慈善又意味深长的笑容:“你知道?”
“百官不存,士绅才不敢存。”
严成锦知道,若直接谏言,就会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