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掌管的经厂,规模极为庞大。
第二个是藩王府,藩王大多都有自己印刷工场,用料十分精致,藏书也多。
第三个是书坊,也就是老王书坊那样的民间印刷。
第四个是私人刻书,类似于藩王印刷,出于藏书爱好,嗯,没错,明朝已经有为爱发电的出版方式了。
“如此一来,又要靡费了!陛下不可轻易答应啊。”礼部尚书傅翰道。
严成锦微微低下头。
傅翰是明中期稍微有点名气的大臣,有些史料推断,程敏政舞弊一案的幕后推手正是他。
傅翰为礼部右侍郎,程敏政为礼部左侍郎,两人是礼部尚书的人选,史料推断华昶揭发程敏政,正是受了傅翰的指使。
事实上,他也当上了礼部尚书。
“傅翰与屠滽是好基友,屠滽因我揭举年间大计走了,傅翰在良乡的田地也因我弹劾没了,所以结论就是,傅翰想谋害本官!”严成锦在心中推演。
大殿中安静下来。
严成锦道:“既是在良乡新建,这靡费由良乡出就是。”
说起良乡,弘治皇帝又想到了流民,便问:“良乡如何了?”
“良乡依旧清贫。”
这小子总说良乡清贫,可又总有银子,弘治皇帝有些怀疑,颔首点头:“司礼监刻板印发吧。”
“谢陛下恩典!”
这应该是大明第一座公立图书馆了吧?
两京十三省,修建一座这样的图书馆,不知会改变多少人的命运。
五百年后,后人再提起程敏政时,再不会只说科举舞弊案。
……
良乡,
程敏政还不知京城的事,严成锦跟他断了联系,许久没派人来了。
他又收了三个门生。
草棚成了学堂,流民给他做了一张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