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人,才会对这片土地抱有感情,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现实告诉我们,当战争在这片土地上爆发的时候,美洲人会回到美洲,英国人会回到英国,只有我们无处可去.....”
拥有木制外壳的收音机里,响着戴高乐那富有激情的声音,这是欧洲之声电台的广播,从这个电台成立那天起,直到今天,这是它第一次播放与美国论调不相吻合的声音。
咔哒一声将收音机关掉,维克托将手中拿着的那份信笺放到桌上——戴高乐的演说用的是法语,维克托听不懂对方说的是什么,而他手中那份信笺上,便是演说稿的俄文版,因此,即便他听不懂戴高乐所说的法语,但却知道对方的演讲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
没错,这段广播并不是今天第一次播放,在三天前,戴高乐结束了对莫斯科的访问之后,乘坐飞机返回巴黎,他的这番演讲,就是在巴黎奥利机场下飞机的时候,在机场跑道上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即兴做的一场公开演说。当然,演说应该真的是即兴演说,但演说的内容却应该是早就准备好的了。
就是在这场演说中,戴高乐第一次公开了法、美、英三国,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中的若干分歧,说白了,就是法国认为自己作为传统的欧洲强国,应该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中享有更多的决策权和发言权,至少,法国所享有的权力,应该与英国是平等的。
但不管是美国,还是英国,都不认可巴黎的这种立场,他们认为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并没有做出足够有说服力的贡献,因此,法国的总体实力,也应该受到质疑。最重要的是,在彻底击败了德国之后,法兰西已经成为了英国人在地缘政治争斗中仅存的一个对手,所以,伦敦怎么可能与巴黎分享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中的决策权力?
在过去几年中,法国人为了这点事已经同英美进行过不少于七轮的谈判了,但始终未能取得任何进展。更有甚者,在英国人研制成功了属于他们的核武器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