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奋斗在苏俄 > 988 一篇檄文

988 一篇檄文(2 / 4)

虑到的一点问题是,

总而言之一句话,贝利亚认为是自己审判了叶若夫,

至于另一个原因,则是......怎么说呢,当每个人都有罪的时候,那么就是大家都需要一个替罪羊的时候了,将内务人民委员部当做那个替罪羊,将它设想成那个无恶不作的终极大魔王,其他同样参与了罪行的人,才能在最大限度上摆脱自己内心的罪恶感,甚至是将自己想象成为好人。

现在,贝利亚想要自己做好人,试想,那些需要他,需要内务人民委员部来做恶人的人们,怎么可能答应?

更何况,贝利亚搞什么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动机不纯,他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更大的权柄,在一部分人的心目中,,为此,他受到大多数人的反对也就毫不意外了。

至于赫鲁晓夫,人家的情况与贝利亚是截然不同的。

不过话说回来,人家不管做了什么,都始终不是内务人民委员部成员,而是标准的党务工作者,这一点与贝利亚截然不同。

最重要的是,赫鲁晓夫所选取的角度不同

,斯大林同志在党内的核心领导层中,完全就是一家独大的局面,说他是在搞党内独裁,搞家长式作风都是毫不过分的,所谓的民主表决、民主集中,完全成了摆设,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在这种情况下,会不会有人对他心存不满?这个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且不说别的,就连维克托自己都对斯大林同志有了很强烈的不满情绪。

因此,信其所遭遇到的阻力,必然是非常小的,甚至可以说,他将由此得到党内很多人的支持和赞同——既不影响大家的既得利益,又能为大家解开“绳索”的人,当然是所有人都欢迎的,而赫鲁晓夫现在就是在做这样的事。

但是话说回来,赫鲁晓夫这样的做法是否可取呢?若是站在联盟利益的高度上看,他的这种做法当然是不可取的,尤其是在当前这种内外局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