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认清的一点是,当前联盟的核心领导层内尽管有着激烈的政治斗争,而且可以预见的一点是,随着斯大林同志病逝,并彻底退出联盟的政治舞台,今后一段时间里,为夺取国家的最高领导权,相关的斗争还将进一步激化,但是归根结底,这种斗争始终是局限在政治方向上的,其目的终归只是为了政权的主导权,而不是为了在肉体上消灭某一方政治力量。
说到底,马林科夫与赫鲁晓夫两方在政治路线上,是不存在太大分歧的,他们只是在农业政策、民族政策以及部分工业政策方面,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而这种不同主要偏重哪一方的问题。换句话说,两人在立场上不存在阶级性的差别,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他们之间差别,就像是美国国内的共和党与民主党一样,尽管总是在吵嘴,总是在争权夺利,但他们所代表的阶级性却是一致的,双方即便有争端,也不至于会要对方的命。
相比较而言,斯大林同志政治初期的情况就不一样了,那时候的政治斗争往往是带有路线分歧的,就拿富农的问题来说,有反对富农,要求将富农作为一个阶级来消灭的人,也有支持富农,认为应该给与富农更多权益的人,斗争的双方完全是站在两个对立面的,根本不存在媾和的可能。
在维克托看来,若是联盟当前的政治斗争是斯大林同志初期的那种状态,那么他们推动实施紧急状态,并以此来限制和打压对方,还是可行的,因为双方原本就处在势不两立的境地。但问题在于,马林科夫与赫鲁晓夫的斗争还没有那么残酷,若是贸然推动紧急状态,那么可以预见的将来,马林科夫与赫鲁晓夫之间的矛盾就无法调和了,作为破坏规则的一方,马林科夫也要有承担反噬的心理准备。
最重要的是,按照这样的剧本发展下去,真正从中获益的人就成了贝利亚,他可以在马林科夫与赫鲁晓夫的尖锐对峙中稳坐钓鱼台,尽收渔翁之利。
所以,是的,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