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奋斗在苏俄 > 879 库普里亚诺夫

879 库普里亚诺夫(2 / 5)

勒事件虽然有了一个最终的定性,所谓的反党集团、间谍集团的罪名,虽然已经不会再扣到列宁格勒干部的头上了,但对于列宁格勒派来说,有一点事实却是改变不了的了,那就是作为联盟内部一个历史悠久、传承明确的政治派别,列宁格勒派已经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尴尬境地。

的确,作为联盟内部的一个政治派别,列宁格勒派一直以来都在联盟的政治版图上,占据着一个极为特殊的位置。在季诺维耶夫担任列宁格勒派领导人期间,整个列宁格勒派就是“新反对派”的大本营,在一九二五年的十四大上,斯大林同志作为列宁同志的接班人,在大会上做了报告,而列宁格勒派便将季诺维耶夫硬生生推上台,举荐他在大会上做了副报告,从而将季诺维耶夫送上了党内第二号人物的宝座。

不过,面对来自列宁格勒派的挑战,斯大林同志很快做出反击,这位刚刚接替了列宁同志的联盟领导人,不仅亲自动笔给列宁格勒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写信,宣传他自己的理论观点,还将莫洛托夫、基洛夫以及伏罗希洛夫三个人派到了列宁格勒,让他们去做列宁格勒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以争取对方的支持。

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年轻且富有激情的基洛夫同志,便撬翻了季诺维耶夫的墙角,赢得了列宁格勒派绝大部分党员干部的支持,并最终将季诺维耶夫扫地出门,这也是三十出头的基洛夫能够顺利就任列宁格勒州委兼市委第一书记职务的最直接原因。

不过,基洛夫担任第一书记时期的列宁格勒,在局势上其实并不是多么稳固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列宁格勒就是联盟朝向欧洲的一扇窗户,这里也是接受西方思想最多、最前沿的地方,一些在联盟其它地方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在列宁格勒却不一定能够赢得大多数人的赞同。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拿农业集体化这一条政策来说,在斯大林同志的推动下,这条政策在全联盟各地都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