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文化氛围,因而,在过去几年里,列宁格勒作为联盟文化中心的地位正在日益凸显,大量的文化艺术界人士,都在朝着这个城市集中。
而与活跃的文化氛围相呼应的,便是列宁格勒蓬勃发展的经济现状了,当然,列宁格勒所采取的一系列经济政策,也与联盟其它地方存在着巨大的差别。
就在过去几年中,列宁格勒在农业方面采取了两项不同于联盟其它地区的措施:首先就是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从四四年末,也就是列宁格勒战役结束后不久,时任的列宁格勒州委兼市委第一书记库兹涅佐夫,便在列宁格勒的党政干部会议上作出决议,为恢复列宁格勒遭受重大破坏的农业生产,州委将加大在农业方面的投入,其首先强化投资的领域,便是列宁格勒州境内各个集体农庄的拖拉机站。此后数年,也就是从四四年到四八年之间的四年时间里,列宁格勒州在农业方面的投入占州总财政投入的比例,一度高达百分之二十五至二十七,而在同一时期,联盟其它地区对农业的投入,不过只能占到百分比的十二到十七。
而就农业的单项数据来看,以拖拉机站所拥有的拖拉机数量来做对比,列宁格勒在战后四年的时间里,拖拉机马力增长了百分之六十四,而在这个数值上,全联盟的平均值却只有百分之三十六。
另外,州委和州苏维埃执行委员会还颁布政策,提高了农村技术人员的薪酬和生产自主权,以提供薪酬差异的形式,来刺激集体农庄在技术改进方面的积极性,必须承认的是,这样的政策,的确是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有效的促进了列宁格勒地区的农业生产积极性,当然,也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而在工业方面,列宁格勒同样施行着与联盟其它地区不尽相同的政策。从根子上来说,作为经济学者的沃兹涅先斯基并不看好全盘计划的经济模式,他认为完全由国家控制生产、调节生产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将会出现大量的官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