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那些地位足够高,对局势能够起到足够影响力的人,还秉持着观望的态度,毕竟作为列宁格勒派核心人物的波普科夫还没有倒呢,这也就说明局势的整体走向还不太清晰。
可是,一旦波普科夫倒了,列宁格勒换上了一个对列宁格勒派心存恶意的第一书记,那么不用问,原本还在观望中的那些人,不管是出于投机的目的,还是出于自保的目的,都有可能会跳出来攀诬、构陷别人,到了那个时候,列宁格勒的局势将会崩坏的令人不忍卒读,一如十年前的那一场大清洗一般。
任何一场政治事件都要尽量避免发展为一场“运动”,因为运动这个东西一旦与政治贴上了边,它就会在全社会范围内引发联动效应,所有人都会置身其中,不管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很多时候,“运动”都是由特定的人发起的,但这个特定的人能够挑起一场运动,却不一定能够控制一场运动,因为运动在推进的过程中,总会掺杂进一些狂热的情绪,这种情绪是根本不受控制的。
在维克托看来,一旦安德里阿诺夫替代波普科夫出任了列宁格勒州委兼市委的第一书记职务,那么,配合他本人的态度以及调查组在列宁格勒大动干戈的现实,列宁格勒的局势没准就会失控,就会出现一场类似于十年前那样的大情绪运动。
现在的情况是,这样的危险不仅他意识到了,斯大林同志同样也意识到了。
实话实说,十年前的那一场大情绪,与斯大林同志的个人立场、态度是密切相关的,不管其最初的目的是什么,仅从结果上看,那一场延续数年的风波,确实是制造了太多的冤假错案,有太多无辜的人被牵连其中,甚至是丢掉了性命。
但就像之前所说的,那就是一场运动,或许斯大林同志是发起者,他最初的目的,或许就是为了打击和清除掉党内那些思想出现了问题,亦或是在道路上与他无法保持一致的人,但运动一旦发起,它的走向和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