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耶路撒冷地区正面挑起了争端,且手段极其残忍。
戴尔亚辛惨案的爆发,令一些原本立场中立的联合国成员国改变了态度,他们也开始对新生的以色列表达了不满,同时,也对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表现出了同情。
在这个极其复杂敏感的时候,莫斯科自然需要就戴尔亚辛惨案表明自己的立场。
到了这个时候,莫斯科领导核心在针对以色列的问题上,也完全改变了当初的态度,包括斯大林同志在内,联盟的领导核心层,在立场上由当初的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转变为反对以色列在中东地区扩大影响力——注意,莫斯科的立场是,并不坚持反对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国,但却反对刚刚宣布成立的以色列继续在该地区扩大影响力,尤其是反对犹太人对圣城耶路撒冷的觊觎。
在这里必须强调的是,耶路撒冷的问题要比人们所想象的更加复杂,因而,在面对耶路撒冷的归属议题上,国际上各个国家的态度也是相当耐人寻味的。
在维克托前世的时候,即便是到了他重生前的那段岁月里,以色列已经接受了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的承认,但耶路撒冷的归属问题,也依旧是没有得到解决,尽管那个时候以色列已经对耶路撒冷实现了有效控制,甚至是已经控制了该地区几十年了,并将其作为了首都的一个选项,但真正在耶路撒冷建立了大使馆的,也只有一个美国,而除了美国的大使馆之外,耶路撒冷就再没有第二国家的使馆存在了。
为什么整个国际社会都在耶路撒冷的归属问题上保持了缄默?这里面存在一个什么样禁忌?很简单,一方面是因为这个城市对于阿拉伯世界来说太特殊了,将其正式交给以色列,必然会引发整个阿拉伯世界的巨大反弹。而另一方面,耶路撒冷的问题,也关系到了一个对领土的声索原则问题。
以色列为什么认为耶路撒冷应该是属于它的?它们提出的声索原油,便是这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