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奋斗在苏俄 > 565 岁末

565 岁末(3 / 5)

则是相反的,这不仅仅是因为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还因为保守党的反共立场异常的坚定,这是意识形态的立场决定的。

于是,在对待苏联和美国的问题上,英国国内其实并没有达成统一的意见,他们的立场也是摇摆不定的。

撇开英国,再看看法国。

就像之前所提到过的,按照美国人最初的计划,法国在战争结束之后是得不到独立地位的,毕竟法国的维希政府是投降了德国人的,并且在整个战争中都在为德国人效力,它是德国的仆从国,为德国法西斯提供了战争支援。所以,依照常理来说,法国应该像奥地利那样被苏美英三国切成三块,分而治之。

但作为自由法国的领导人,戴高乐太精明了,他凭着自己的手腕,说服了英国和苏联,最终迫使美国人做出了让步,为战后法国赢得了独立地位。

那么话说回来,美国为什么想要将法国切分成三块?仅仅是因为法国人向德国投降了吗?事实当然不是这样,美国人之所以极力想要将法国切割掉,是因为在战争之后,法国人的势力依然足够雄厚,美国人不希望将这个实力强大的国家保留下来,从而为其在战后控制欧洲制造障碍。

没错,尽管一早投降了德国,说出去很丢脸,但也正因为如此,法国在整个战争期间所遭受的损失,才没有大到无法接受的地步,相反,在过去的数年战争中,法国的工业实力和军事实力,反倒比战前更高了,就在德国人签下无条件投降书的时候,自由法国所控制的军队,已经超过了一百五十万,而且海空军一个都不缺,从其整体实力来考量,甚至并不比英国人弱多少。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实力,法国人在战争结束之后,可没有想过要对美国人低头,巴黎的野心依旧是掌控欧洲大陆的霸权,他们同样也不希望美国人的势力借机深入欧洲,与美国相比,巴黎倒是更乐意接受苏联人的存在,“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