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
“贺主任,年轻怎么了?现在的辛亥元老,那个不是年轻时候闹革命,再说了,轮对日战场的战功,有几个中央委员敢拿来跟我相比?”
“小山,我提出让你去遵义,读陆大,潘文华和邓锡候死活不同意!”
“当然不同意!”
潘文华,秦国梁,饶国华从外面走了进来。
“麻烦贺国光给顾祝同带句话,你们放陈仪回来,什么用心,傻子都能看清楚,让他家小最好迁出四川,如果哪天我忍不住,别怪我不给他留个根!”
“顾祝同这个口蜜腹剑的混账,这个恩怨川军记下了,我可不是唐式遵那种没骨头的,当初也没答应什么人,不殴打国府要员,他到四川千万不要在我眼前晃悠!”
“小山到了陆大你们中央军的地盘上,傻子都知道会是个什么下场!”
“不去,学个屁,陆大的教员,跟小山提鞋都不配,他们有什么资格站在小山面前讲课!”
“国民革命军正规化,是战场形势的需要,是军委会正确的决策,不仅以后提拔上校,必须要进入陆大学习,而且很多少将和中将,也要求放下军队,进行学习以后重新任职!”
贺国光也不想来说这件事,没办法,周小山连陈立夫都敢揍,张群因为征粮的事情,被骂的狗血淋头,说自己见周小山就是送上门的菜。
陈诚和孔祥熙耍滑头,说他跟周小山比他们熟。
周小山又会挣钱,打仗又厉害,跟甫系川军和邓锡候勾连成铁板一块,又在实业家群体力一呼百应,都不用成熟起来,就让人够忌惮了。
还想进入四川试点委员会,成为候补的中央监察委员,做梦去吧他。
撕破脸的川军也不好惹,事情只能落在贺国光身上。
让周小山去陆大,已经是军委会最后的底线了,未来为了加强对军阀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