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守小店的嚣张女,今年已三十出头,是所谓大龄小姐,她是执业会计师,工作时间比洗衣店还长。
二姐幼娟新闻系毕业后往东岸工作,她很快成为国家电视新闻台之花,幼娟英法语流利,可是中文十分普通,只会说:“呵谢谢”,“我要炒饭不要饺子”,“太过份了,神经病”等语,她是洋童。
我,我是第三子,我叫王志一,我在大学教历史,一有时间,就坐在洗衣店帮父母做生意。
妈妈有时怪痛惜,“大材小用。”
可是没有这爿小店,哪里有我们这群大才。
大伯的女儿,我的堂妹明娟问我:“志一,太公可曾建过铁路?”
“我想不,他抵埠时仿佛只有十四岁。”
“他有付人头税吗?”
“我们猜想他是偷渡客,没有身份。”
“如何偷渡?”
“或者从美国旧金山入境。”
“故事可歌可泣。”
“移民故事一定悲切,有谁在本家耽得下去会得离乡别井面对未知数。”
“不但勇敢聪明,而且凶悍。”
“是呀,一句英文也不会,胆敢在这块新大陆生活。”
大家沉默下来。
终于明娟问:“店里生意好吗?”
我笑说:“你爸早把股份卖给我爸,小店与你无关。”
明娟说:“小店生财有道。”
“哪里比得上你们。”
“什么你们我们,再用这种口气就打你。”
明娟说:“你们三姐弟还未有密友?”
我答:“大姐与二姐的男朋友均是西人,不好公开。”
“西人也无所谓。”
“爸妈不是这样想,我见过大姐的麦可,浑身是毛,闲时喜爬山打鱼、开快车,像野人。”
“他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