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她做新工的人叫王灼荣,你应知道他是谁,他是融岛鼎鼎大名的红顶商人,是王小姐的亲叔父,王小姐父母双亡,可以说由叔父养大,可以想象王小姐不过出面,末后另有功臣。听说王先生对侄女说:你的秘诀是什么也不用做。”
启之笑出声来。
真有趣,诸文艺青年盼望多年的大时代终于来临,却未料身历其境,竟会如此诙谐。
搬了出来,周启之静了好几天。
他可以一觉睡到日上三竿,再也听不见中文电视台那些天大哭大叫大笑大闹大跳得噪音,全世界都没有融岛那样歇斯底里的电视节目,真不知是成功抑或失败。
领先的精英到他家开会。
小组共十个人,他们叫启之做先锋,“启之象书生,人家不易起疑。”
“他本来是书生。”
“现在不是了,启之,此刻你是秘闻记者,这是你的生活工具。”
摊在桌子上的是笔状摄录影器,打火机录音机,针尖麦克风……
周启之笑了,“你们忘记一件事。”
同事一丝笑容也无,“什么事?”
“我如何接近王庭芳?”
同事不慌不忙答:“我们已经买通了她家三十年老司机,他将退休,推荐你去继任,你是他外甥。”
啊。每个人都有一个价钱。
“当然,王小姐白天自有官方司机接送,可是夜生活更令我们感兴趣。”
“也许她夜间也用官方司机。”
“不,王庭芳是知识分子,她懂得规矩,下了班,她决不会贪纳税人便宜。”
“呵,市民有福了。”同事语气有点讽刺。
“谁说不是呢,她工作能力、人格品德,都比官场老油条胜十倍以上,谁知道,误打误撞,也许真能做些什么出来,又或许什么都不做,也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