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的时候抽身而退,这个倒没太大问题,之前就是这么商量好的,裴潜龙也不太看好共享单车的短期未来,捞一笔就走是最好的结果。
当然,他们俩的分歧在于,林冬想的是找个行业低潮期丢钱走人。
两天后,裴潜龙分别约见了三家共享单车的老总。
新一轮就不是a+轮了。
一般来说,a轮的时候,企业就开始逐步走上轨道,战略开始越来越清晰,商业模式也开始有一些模样,产品受到了一些消费者的认可,如果想进一步发展就需要加大投入,进一步推进研发,把产品推向更大的消费群体,就需要进行新一轮的融资。
a+的前提是估值不变,有新的资本进来。
现在共享单车的发展一日千里,产品都有了一定的市场规模,估值不可能不变。
于是,新一轮的融资就成了b轮。
三家共享单车企业,发展的都比较靠前,这边一公布说要融资,立刻就引起了业内很多资本的疯抢。
即便是克莱斯特在三家公司占得份额都比较大,也挡不住他们。
好在,想进来的人多,门槛就无形中拔高,而正因为门槛的拔高,想进来的人就必须付出更多的代价。
直接的结果就是估值进一步暴涨。
小黄车上一轮估值3.5亿。
这一次,估值9亿!
短短三个月的时间,从3.5亿到9亿,增长了两倍多。
克莱斯特原本占据45%的份额,这一次就很难在保持这么高的份额了,不然戴维德真的会发疯。
克莱斯特的大龙科技,追投6750万,保持了25%的份额,剩下的由戴维德、真格基金、唯猎资本、弘合基金等多家跟投。
戴维德维持了30%的份额,需要补足的金额部分,由新参投的几家联合补足。
获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