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一万回了。
可是,两世为人,冲动一回又有何妨?
......
“圣武神功天后陛下敬启!”
吴宁郑重落笔。
“草民,房州吴氏,宁也,幸昌平盛世、蒙恩苟安。”
“少不更事,未解诗书,唯数术一学略启心得。然,不知孔孟而何以知理,不晓礼法而何以正身?”
“况,堂前燕坐,高谋远论,非宁所志也。圣后隆宠实不敢受,罪矣。”
“草民惶恐,万死诚辞,望圣后体恤。”
“国朝纲政宁力有不歹。然,圣后抬爱不敢不为,倾献一策,以尽孝心。”
在这里,吴宁用了一个“孝心”字,而非“忠心”,想必武则天若真的知道吴宁的身世,也会有所感触吧。
下面,则是吴宁献的那一策,只不过,有点长。
太平公主本来是站在旁边看着他写,可是,从早上站到中午,吴宁还没写完,公主殿下有点受不住了,回房歇了一回儿。
等过了一个多时辰,太平再回到吴宁屋前一看,他还在写。
太平不好进去打扰了,结果到了晚饭,吴宁还没停。
入夜,还在写......
等第二天早上,公主殿下睡醒了,吃过了早饭,过去一看,还在写!!!!
太平公主不淡定了,这写的什么啊?估计放眼大唐,开国一甲子也没这么长的奏表了吧?
......
呵呵,放眼大唐?
特么放眼华夏数千年的王朝史,也没吴宁这表奏折长。
后来的那些什么万言书啊,长奏之类的,在吴宁这一奏表面前,估计连零头都算不上,
这货整整写了三天三夜,用麻纸七百一十九张,共十三万六千八百二十字,后世管这篇改变了大唐命运的奏本叫《唐策: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