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今年却是到现在都还是冷窑。
“那正好。”吴宁巴不得有窑口空着,“让三哥借我一口窑使使呗,我想学烧碳。”
“你?”祖君狐疑地瞅了一眼吴宁,“好好的学什么烧碳?”
可一想,左右现在窑口都空着,让他玩去吧。
“自己找你三哥去吧。”
说着话,背手往回走。
老头儿却是忽略了吴宁说要用一个窑口,要是知道这小子是要拿窑口做实验,估计说啥也不能让他用。
......
——————————
三哥就是之前帮吴宁修房子那个,比五伯的岁数还要大,在碳厂是最老的窑工。
“你要学烧碳?”
“对啊!”吴宁点着头。
他还不知道这个时代的碳怎么烧,对后世的方法也只存在于一个方向上,所以得从头学起。
“行!”三哥一口答应下来。
左右也是闲着,有这几个小的陪着,他还能解解闷儿。
“这烧碳啊,全看一个火候,碳料大小不同,木质不同,干湿不同,用的火候也不同.....”
......
吴宁听了半天,说白了,就是全凭一个眼力。
后世的窑是什么样,吴宁不知道。不过,大唐的碳窑,其实就是个上开口很小的大灶。
有灶门,而且是老大一个灶门。四边砌的老高,顶上留一个小口儿。
烧碳的时候,上面放碳料,下面入引柴。点着了,靠碳料自燃,把木质碳化。
这么说来确实需要眼力,火大了,碳料直接就烧落架了;火小了,又烧不透,外面是碳,里面还是木头,卖不出去的。
而且,这么烧出来的碳,一千斤碳料能出多少碳,全看窑工的本事。
可能是一百斤,也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