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小时就可以完成。
而现在距离晚上十二点还有三个小时,时间上肯定是来得及,不需要那么赶。
于是,许秋一心三用。
一边操作eqe的电脑进行测试,一边陪着学妹聊天,一边在脑海中思考这次器件效率数据异常高的原因。
思来想去,许秋发现主要有两个变量。
一方面,是实验操作者的变化。
之前主要是由许秋自己和莫文琳进行叠层器件的制备,这回换成了韩嘉莹。
虽说学妹也是自己教出来的,操作习惯上按理说应该和自己并无太大的差别,但许秋也不能完全排除这方面的可能性。
毕竟,人和人之间,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差异的。
不过,就算真的是这方面的因素,现在也无法验证。
只能让学妹下周过来,再做一批器件试试,看能不能把这个结果重复出来。
另一方面,平常许秋他们做叠层器件的时候,通常会算好时间,等蒸镀完毕后直接进行测试,中途不会有太长时间的停留:
如果下午五点半前能来得及测试完毕的话,那就下午测试;
如果下午来不及完成测试,而数据又急着要的话,那就点外卖,加班把数据肝出来;
如果数据不急着要的话,那就延迟蒸镀的开始时间,把蒸镀预期完成时间安排到晚上七点半之后,这样可以在休息过后进行实验。
换言之,以前叠层器件的制备、测试等一系列过程是连续的。
而这次,学妹在下午五点多蒸镀好叠层器件后,并没有立即进行测试,然后让蒸镀好的器件又在蒸镀舱的真空环境中放置了大概四个小时,一直到晚上九点左右,才开始进行的测试。
也就是说,这批器件的制备、测试中间,有了大约四个小时的空窗期。
如果放在平常,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