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从原理上来讲,叠层和普通的单结器件差不多,离不开旋涂和蒸镀,只是工序稍微复杂了一些。
因此,对于韩嘉莹来说,并没有太大的难度。
许秋把模拟实验室中最优的几组条件,改了改告诉学妹,让她在一个范围内自由发挥。
虽然最优条件他是已知的,但也不能直接给出来,这样就有些太假了。
安顿好学妹,许秋返回办公室,内心感慨了一句:“难得的想自己做做实验,没想到还被学妹给抢了。”
然后,许秋继续修改《科学》文章。
之前,他只是把初稿给写了出来,得到的并不是最终的版本。
在一些细节之处,还需要继续雕琢,尽量让别人看到这个工作,能够有更多的启发。
而不是说让别人看完以后,只觉得:“他们把效率做到了多少多少,哇,好nb!”然后就没其他收获了。
因此,除了突出器件高效率外,文章中半经验分析的地方,同样也是一个较为重要的点。
半经验分析这一部分,虽然是后来补上的故事,但对于材料这类应用科学,理论总是滞后于实践的。
因此也不需要太过于纠结谁先谁后,只要好用就成。
在这里,许秋展开讲了具体的材料选取规则,也即在排除器件加工工艺的因素下,怎么进行材料的选择和设计。
另外一点,就是pcbm的问题,之前许秋一直只是把它当做是辅助调控光吸收的手段,现在可以把它可能对器件性能的影响添加进去。
不过,受限于2500字文章篇幅,许秋加了一些内容,就必须把一部分不那么重要的内容,转移到支持信息中。
这个过程还是比较痛苦的,自己码出来的字,都像是自己的孩子,一个都不舍得丢。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就到了下午五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