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兴思尴尬笑笑,生硬的转移话题:“对了,我们现在实验又有新的进展了。”
龚远江来了兴趣:“哦?哪方面的?”
魏兴思看了看许秋,说道:“关于新材料的开发,以及叠层器件,刚好可以覆盖我们计划申请的重点项目。”
“那蛮好的,现在做到多少了,14%?”龚远江也看了许秋一看,明白这大概率又是许秋的功劳了。
“现在的效率是14%,接近15%,不过……”魏兴思话锋一转:“许秋说他有信心能做到16%!”
“???”许秋一愣,内心表示:“我啥时候和你讲过能做到16%了?噢……好像当初是提了一句‘有望15%,甚至16%’,但也没有这么笃定的好吧……”
“真的假的,这是要发nature的节奏啊。”龚远江惊叹道,曹思和莫文琳也有些惊讶。
莫文琳其实倒还好,她现在对许秋已经近乎“迷信”了,别人号称16%她不一定相信,但如果这话是许秋说出来的,似乎就已经是事实了,毋庸置疑。
最感慨的当属曹思,他入行近五年,一直在做小分子给体的体系,效率常年都是保持在10%以内。
今年好不容易遇到itic类型的非富勒烯受体,把全小分子体系的器件效率突破到了10%以上,整了一篇am,还挺开心的。
现在听到人家都已经14%,在冲击15%、16%了……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