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的期刊上。
可如果是正式投稿被拒了的话,同一个期刊公司的内部会有拒稿记录,再次投稿该期刊公司的话,中稿几率就会有所下降。
当然,想和编辑搭上线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尤其是想结识到顶刊级别期刊的编辑,就更困难了。
要么是在对方成为编辑前就有私交,比如曾经是同学之类的关系,要么你本身就是业内大佬,不然就算主动去找编辑,对方大概率也不会搭理你。
大多数期刊公司的总部都设在欧美,现在随着种花家在科研圈子里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响亮,很多期刊公司也在国内设立了分公司,一般都在一线城市。
比如魔都就有wiley旗下am系列期刊的一个分公司。
里面的主编当然是老外,不过也会有几个国内的小编,编辑团队不大,只有十几个人。
前不久,am编辑张于德还来魔都综合大学做过一次报告,许秋当时也去旁听了。
张于德看起来还蛮年轻的,大概三十岁出头,他的报告一共半小时,包括20分钟的ppt汇报,和10分钟的现场答疑。
ppt汇报中,他主要讲述了am系列期刊的发展历史,以及未来准备新出的期刊,还有一篇稿件具体的审稿流程,包括cover letter撰写的注意事项,期刊编辑会怎么选审稿人,投稿时填写的建议审稿人有没有用,文章在什么情况下会接受,在什么情况下会建议转投之类的……
当时的会场去的人非常多,不少人都希望露个脸,和编辑搭上线。
不过,大多数人都只是拿到了一个邮箱,而这个邮箱本来就是公开的,没什么用处。
会议结束后,张于德专门到魏兴思课题组拜访了一下,这也是他日程安排之一。
毕竟今年组里给am贡献了不少高质量的文章,其中许秋就有两篇大满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