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刊,或者被打到《自然·通讯》这种综合性期刊上。
也因此,一些冷门的领域的研究者不愿意去cns那边凑热闹自讨没趣,而是搞自己的小圈子,圈地自萌。比如物理相关的领域,他们就搞了很多只收录物理基础研究的期刊,影响因子不高,但在圈内的影响力非常的高。
另外,有机光伏领域,近些年cns或者《自然》大子刊级别的文章大多数是国外课题组发表的,主要集中在漂亮国。
其中,很多课题组的老板都是华人,之前提到2000年左右,很多人出国去寻找突破的的机会,有些人突破后选择了直接回国,而这些人就属于那种突破后,被其他宗门给拐走了的。
目前国内有机光伏领域的这些课题组,近些年发表过《自然》大子刊的屈指可数,叫得出名字的也就是之前的徐正宏课题组。
因此,如果许秋这篇《自然·能源》能够发表,肯定会在国内有机光伏领域这个小圈子引起轰动。
毕竟,像《自然》大子刊或cns主刊这种档次的文章,就算是“长江”、“杰青”这个级别的顶尖科研工作者,也不是想发表就能发表的。
科研圈,想要持续产出高质量成果非常困难,不少人是高开低走,可能在博士后期间或者刚开始任教的时候发了一篇《自然》,然后靠一篇《自然》评上了“杰青”,之后就再也没有同等水平的科研工作了。
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运气问题,比如之前运气太好或者之后运气太差,也可能是自身怠惰了,毕竟生活中的诱惑非常多。
而且,对于一个金字塔型的升级结构来说,越往上走的路就越难,因而少部分人会选择安逸,比如抱有类似这样的想法:
既然自己现在已经是“杰青”了,索性就在这里待着养老呗,反正自己上不去,但也掉不下来,每年随便水几篇文章完成科研任务,然后平时每天喝喝茶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