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他给了一个提前和他联系的外校保研生,于是我就只能直博了。”
“原来是这样。”许秋对此也有体会,像魏兴思课题组,之前都无人问津,现在科研成果多了,一下子就吸引过来一批人,除了本校的本科生过来,还有不少外校的学生也来联系魏兴思。
孙一凡叹了口气,说道:“还有就是本科时候,我觉得读个研做科研挺好的,而且还不用考虑找工作实习的事情,可现在正式成为研究生后,感觉就不一样了。导师万有声常年在国外,基本见不到人,带我的是一个师兄,可师兄也有自己的课题要忙,到最后实验全靠自己做,现在两个多月做下来,什么结果都没有做出来。”
“慢慢来呗,还有五年呢,说不定过段时间就有转机了呢。”许秋安慰道。
导师有三种类型,一种是完全散养型,什么都不管,一种是面面俱到型,什么都要管,还有介于这两者之间的,魏兴思开始就是面面俱到型,现在开始往散养型的方向发展了。
孙一凡有些苦恼,继续说道:“现在我感觉搞科研就是在浪费时间,而且自己研究的东西心里多少也有些数,就算真的研究出来了,又有什么意义呢?想要实现应用化,基本是不可能做到的。”
许秋知道孙一凡说的是事实,包括他现在在做的有机光伏,说实在的,将来真的能大范围应用嘛,其实也很难说,哪怕他有系统,也不能改变这个世界存在的客观规律。
系统只能进行辅助,帮他去试图找到一个各方面都优异的材料,但如果这种材料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呢,那自然就无法找到。
“既然你之前能共一发small,那五年再发两篇二区,应该还是有机会的嘛,”许秋换了个角度,安慰道:“反正现在都已经入坑了,就尽量努力拿个学位呗,现在博士学位还是比较值钱的,尤其是我们学校的。”
“倒也是,走一步看一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