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要耐心的处理好每件事情。
都是成年人了,不给其他人添麻烦是基本的做人原则。
培养方案。之前许秋已经初步了解过,直博生需要修读40学分左右的课程,在减免了8分英语课程后,还有32分,他打算分在两年内把所有课程修读完毕,这样换算下来,大约每学期要修8学分的课程,也就三四门课程的样子。
课题组里的几位学姐,田晴、陈婉清、吴菲菲她们已经帮许秋把该踩得雷都踩过了,并汇总了一份研究生“水课”名单,所谓“水课”就是不需要点名,期末开卷考试,或者不考试只需要做ppt演讲的那种。
这份“水课”名单,许秋自然是笑纳了,倒不是他不想听课,实在是这些基础课程对目前的他来说,知识的密度太低了。
因为授课老师需要考虑全体学生,就不可能对某一领域进行太过深入的讲解,更多的是浅显的科普,如果想要获得前沿的、专业的知识,还不如自己读文献。
比如,抱着想开拓视野的想法,许秋每周会看几篇新出来的cns主刊,也算是给自己做积累,毕竟,日后想冲击cns,自身工作质量是一方面,语言表达、作图也同样要做到近乎完美。
选课。作为新生入学,就只有一轮选课,即开学后前两周的自由选课、退课,而且研究生的数量比较少,课程几乎不存在选不上的情况,就算选不上,和授课老师讲一下也可以让老师直接在后台导入学生的学号,这个问题不大。
开学后导师的选择。博士生、直博生、硕博连读生在录取的时候就已经确认了导师,不需要走这一步。
这一项主要是针对硕士生的,包括两年的专业硕士和三年的科学硕士,他们需要在入学一个月后,进行学生和导师之间双向的互选,而且不鼓励学生提前进入课题组……
如果真的傻乎乎的按照学校这样的路子走,在开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