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了“添加一维、二维纳米材料的热电器件”工作。
目前的成果发不了太好的文章,最多是acsami这样的二区,一方面同类的工作还是有一些的,毕竟添加一、二维材料的这个想法不难被想到,文章新意一般,另一方面,他得到的热电器件性能较为中庸。
不管怎么说,也算是有了初步的进展。
魏兴思没有过多刁难他,随口鼓励了几句。
田晴的chem. soc. rev.综述计划书经过两个编辑审核后,已经顺利通过,对方期刊公司发来了正式的约稿邀请,可以放心大胆的写了。
这种约稿文章虽然也是要发出去给同行送审的,但是只要写的不是太差劲,基本上文章发表的问题不大。
陈婉清上周合成了两种基于icin结构单元的非富勒烯受体材料,idt-bt-icin和idt-t-icin,周日许秋帮忙制备了一批器件,最高效率达到了5.2%。
这个数值还算不错,至少表明学姐忙活了半个月的时间,没有造出一堆垃圾来,在组会上交差是绰绰有余了,而且要是再花费一两个月的时间补充其他实验表征、写好文章,就可以发一篇二区左右的文章。
不过,陈婉清却表示“不发二区”,要继续优化结构,看有没有机会实现进一步的突破。
许秋在下面暗自唏嘘不已:“之前的二区杀手,现在居然看不上二区的文章了,不会过几天实验失败了,就又‘二区真香’吧。”
对此,魏兴思也是有些惊讶:“有什么计划吗?”
“在噻吩单元上面引入侧链,可以是烷基侧链,或者引入杂原子……”陈婉清回复道。
在周日做器件的时候,许秋和学姐简单讨论了一番,告知了她“材料溶解性”的问题,并把他之前想到的改进路线也同时告诉了她,没想到现在被他直接原封不动的搬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