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领域内的研究者们之间确实存在着竞争关系,不过更重要的还是合作关系,科研发展到现在的阶段,想要推动一个大领域的发展,一个人或是一个课题组的力量是不够的,哪怕是院士大佬,也需要一群小弟来帮忙。
就比如,有机光伏领域,有人负责开发给体材料,有人负责开发受体材料,有人负责研究其中的电荷输运机制,还会有人去研究新型传输层材料,从其他层面去把器件的性能优化到更高,或是研究卷对卷加工、环境友好型溶剂、大尺寸、柔性这些与商业化相关的技术,为将来有机光伏器件走向应用铺垫道路。
研究者越多,领域就越热门,领域越热门,发展就越快,领域发展越快,进入领域内的新人就会越来越多,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反之亦然,冷门的领域,如果没有重大突破来打破恶性循环,最终就会走向消亡;这也是马太效应,赢者通吃的体现。
“当然,最关键的原因,是我认为有机光伏领域的未来,”许秋停顿了一下,认真说道:“就在非富勒烯领域!”
“师兄有什么具体的研究计划嘛。”韩嘉莹问道。
“计划么,”许秋尴尬的摸摸头,“随机应变算不算计划。”
“随机应变……”韩嘉莹扶额,“我还以为师兄已经成竹在胸了呢。”
许秋摊了摊手,解释道:“ada类型非富勒烯受体领域,可不似之前做的pce11以及3d-pdi体系,有现有的体系可供参考,也就是说大方向上可以判断,但是具体的细节无法提前得知,需要我们以及其他同行不断摸索。”
韩嘉莹好奇道:“徐正宏他们组的一些前期工作,也可以借鉴的吧。”
“嗯,合成手段可以借鉴,毕竟很多合成反应都是同样的类型,”许秋话锋一转:“不过在分子结构设计方面几乎没有参考的空间,没办法,他们之前的效率数据太低了,大多数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