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 241 阴差阳错(求订阅)

241 阴差阳错(求订阅)(6 / 8)

-pdi分子稠环化,可以显著提高给受体之间的激子拆分能力。”许秋道。

“不错,如果加上偏理论方面的研究,甚至有机会冲击一下nature子刊,nc,或者science最近新出的子刊sci. adv.”魏兴思感慨道:

“pdi领域,已经多少年没有出现nature、science系列的文章了啊。”

许秋嗯了一声,没有多做回应。

实际上,除了早在2001年,pdi作为受体材料首次被应用于有机光伏领域中,发表了一篇《科学》主刊外,pdi系列这些年发表的文章没有一篇和《自然》、《科学》沾边。

那篇《科学》文章中,r.h.friend是其中一个文章作者,他是有机光伏领域的开创者之一。

文章的具体内容是基于pdi受体的有机光伏器件,在490纳米的光照条件下,获得了1.95%的光电转换效率。

这在现在只是渣渣一般的成果,效率低就不说了,光照条件还只是单色光,都不是标准太阳光谱下的数据,可在当时算是突破性的进展,这意味着研究者们终于找到富勒烯衍生物的替代品了。

可惜,这么多年来,pdi系列一直不争气,am、ees、jacs、angew(德国应化)这些材料、化学类的顶刊加起来倒是发了十篇以上,可一篇和nature、science沾边的子刊都没有,哪怕是nc这样的《自然》小子刊都没有。

这种情况,就像是一些研究者在一个小圈子里自己玩,却一直出不了圈。

归根结底,非富勒烯受体只是有机光伏大研究领域下的一个细分领域,pdi又是非富勒烯体系中的一个细分领域。

除非能够做到突破细分领域的成绩来,比如突破有机光伏整个领域的光电转换效率总纪录(12%),那意义自然不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