嘛,大多数情况下,能简化就简化。
而且,这样的结果,也符合有机光伏领域的惯例。
通过这段时间的文献调研,许秋得知trpl测试中的电荷动力学过程,对应于激子产生后的电荷复合过程,所谓复合就是正负电荷相遇、抵消的过程,
而有机光伏领域中,主要有单分子复合和双分子复合两种过程,前者代表参与复合的正负电荷来自同一个分子,后者则是来自不同的两个分子。
在确定使用双指数拟合的数据后,许秋将每个样品的实验数据列表,包括五个主要的参数,两个时间常数,或者说荧光寿命,以及它们在整个电荷动力学过程中所占的百分比例,还有平均荧光寿命。
接着,他开始借鉴其他文献中的数据分析,撰写自己的描述部分。
这次确实是借鉴他人观点的成分居多,毕竟理论方面是他的短板之处。
在这一部分,他打算挑几篇行业大佬的文献引用。
虽然这样会打乱参考文献的引用顺序,增加改文章的工作量,但只要文章能顺利发表,都是值得的。
当然,借鉴的只是别人的观点,还要把那些观点融合到自身的体系当中,得出属于自己的结论。
在撰写的过程中,许秋和学姐、学妹开了几次小会进行讨论。
说是讨论,其实主要是他在讲,另外两人在听,内容就是他这段时间总结的机理方面的知识。
最终,经过一番艰难的数据分析过程,许秋得到的两个主要结论:
其一,对比不同侧链下的p4t分子,pce11单独组分和共混体系的荧光寿命比值最高,表明其电荷拆分效率最高,可以归因于其优异的共混薄膜形貌。
其二,对比四个体系下,单独组分薄膜荧光寿命的绝对数值,pce11体系的最长,表明其电荷复合程度最低。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