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另一方面避免与洋人发生争端。为了达到后面这个目的,他除签了一堆“糊涂条约”外,还不忘跟洋人说好话,套近乎,有时甚至做到很肉麻的程度,据说他给英国公使写的私信,语调和用词跟情书差不多。
对“糊涂条约”的严重性,限于文化的隔阂,道光对很多地方不明就里,他只知道自《南京条约》后,他没有再割地赔款,而且局面相对稳定,这就不错了。
1845年3月,时任两广总督的耆英被授以协办大学士,终于到达了一个被道光充分信任和看重的高度。
可是耆英的平衡木也没能玩太久,确切地说,仅仅几年。
鸦片战争前,英商都集体居住澳门,从事进出口贸易都需通过广州的十三行代理,他们自己不能擅自进入广州。鸦片战争后就完全不同了,按照《南京条约》的规定,十三行的垄断特权被予以废除,不仅英商可以自由贸易和自由出入广州,英国政府也有权在广州派驻领事,专理商务事宜。
英国人要进城,广东人不让进城。耆英到广州后,璞鼎查曾要求入城,耆英一看,老百姓闹得太凶,根本不敢答应。之后璞鼎查拿到“糊涂条约”,得到了更多好处,也就没有再强逼下去。
两年之后,英方代表换成了公使德庇时。德庇时旧事重提,耆英仍然一推再推。这次人家不干了,说你既如此不守信用,那我们就一起赖皮,不让我进广州是吧,那好,定海你也别想要了。
耆英无奈之下,只得跟德庇时签了一个“归还定海条约”,明确承认英国人有入城权利。可是德庇时聪明过头,他忘了在条约上加个时间限制,这就给了耆英继续拖下去的借口。
德庇时是个汉学家,研究中国多年,号称“比中国人还了解中国”。他深知这个东方国家的弊病所在,没过多长时间,有几名英国人在佛山遭到百姓袭击,他便以此为由,派英军进入虎门炮台,“毁炮枢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