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思想保守的八旗军官,海龄有满洲为尊的倾向,性格上也暴躁轻率。在英军兵临镇江城下时,他曾下令关闭城门,镇江郡守请他开城,以给城中居民留下活路,但是海龄坚持不肯这么做,说是开门可能带来危险。
百姓要求出城,他就以汉奸罪名予以拘捕,为此还滥杀无辜,这导致他在鸦片战争的一众殉国将领中口碑很差。不过总的说来,此人“大节无亏”,算得上是一条好汉。
驻守镇江的八旗兵共有一千六百人,攻城的英军则有近七千人,无论武器还是人数,对比都很悬殊,可这一千多八旗兵在海龄的率领和指挥下,却能够以弱抗强,与对手一掐到底。
另一方面,英军也犯了错误,他们的错误是没有把镇江和乍浦联系起来,以为乍浦守军只是偶尔坚挺了一下,再加上占有完全压倒性优势,使得他们十分轻敌。在之前的作战中,一般都是海陆军进行配合,唯有此次海军作壁上观,基本未用舰炮对镇江城内进行射击,仅对城外的绿营军队做了象征性轰击——没有任何意外,绿营兵在伤亡几十个人后作鸟兽散。
这一下英国人更不得了:重炮什么的都不需要了,直接端着枪进城吧!
结果是英军反而被八旗兵抱住了一顿痛打。参加镇江之战的八旗兵又分两类,原驻镇江的京口八旗训练水平稍差,相比之下,从南京调来增援的四百青州八旗要厉害得多,这些兵勇也成了守卫镇江城的核心主力。
当天,青州八旗表现十分抢眼,他们奋勇格杀,刀柄上渗满鲜血,滑得拿不住,仍大呼杀贼。
英军企图用长梯从正面登城,但是在八旗兵的顽强阻击下,“坠梯者纷纷”,根本爬不上城,最后选了一个叫十三门的地方,才打开缺口,而十三门那里正好没有青州兵把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