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正面抗日战场2·烽火大地 > 第九章 燃烧的黑土地

第九章 燃烧的黑土地(6 / 40)

不过这条路绕远,而且需要过江。

另一条道在镜泊湖的南端。选择从这里走的话,必定要经过一个一面是江、一面是“墙缝”的狭长小道,即当地人说的西墙缝。

所谓“墙缝”是一个形象说法,是指山石好像墙壁断裂一样,听听这比喻,你闭着眼睛也能猜到这地势有多险要了。

更令人叫绝的是,西墙缝还挺长,蜿蜒竟有5里多路。

毫无疑问,这是一切伏击者的最爱。

那我们就选这条道吧。性急的兄弟肯定已经按捺不住了。

且慢。你有没有想过,你这样想,别人也会这样想,上田更会这样想。

哦,人家千里迢迢远道而来,就为了“吃”你的埋伏啊。你也太不够意思了。

大道路远,要过江——

我愿意,我不怕麻烦,怎么着吧。

这是一个相当艰难的选择。选惊险一点的,意图看上去太明显,很容易被识破;选平实一点的吧,打起伏击来又无把握。

有人说,那咱不能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边埋伏一点,那边埋伏一点,这样不管日军走哪一边,都有着落不是。

我告诉你,要真这么做了,最大的可能就是哪边都没着没落。

700个人,都是新兵,本来战斗力就不强,还把他们拆开来,不打败仗才怪。

必须二选一。

李延禄选了西墙缝。

在我看来,他可能更多的是从利于埋伏这个角度考虑。

北岸大道很难设伏,别看有树木遮掩,藏几个人还凑合,要躲几百个小伙子着实困难,而且还很容易挡住进攻者的视线。

西墙缝则不然,一边是陡峭的山岩,一边是结冰的牡丹江,再往前面去就是封冻的镜泊湖,日军从小道中间经过,一遇意外袭击,除了拿脑袋撞“墙”(爬上去就别指望了,除非是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