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涉”的外交政策一直持续到了抗战全面爆发,而在“一二八”会战期间,这一政策具体明确为“一面预备交涉,一面积极抵抗”。
负责“积极抵抗”的老蒋拿出初步方案:19路军守上海,87、88师两个近卫师守南京,把19路军原担负南京及周边卫戍任务的另外2个师置换出来,抽调到上海参加作战。
负责“预备交涉”的老汪则确定把国民政府迁到洛阳去办公,同时由外交部照会各国,希望能够帮着做做工作,让日本人住手。
中日交火,公共租界区的英美各国的领事馆也好受不了。
上海不是东三省。后者天高皇帝远,英美老外也没打算在那里开公司搞投资,所以可以弃之不管。但上海不同,坛坛罐罐可都在这里。两边打来打去,子弹又不长眼,一不小心就可能飞到自己身上,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事。所以这次他们用不着谁请,心急火燎地就去找盐泽了。
当着日本人的面,英美都表了态。
英国:我不允许你以后再拿公共租界做打仗的基地,万一中国人的枪炮追过来,大家都得跟着遭殃。
美国:过火了过火了啊,中国政府不是已经答应那些条件了吗,就算他得罪过你,你也就得饶人处且饶人,见好就收吧。
盐泽连攻三次,打到天亮都没能把闸北拿下来,一时间进退两难。英美正好来居中调停,便赶紧做了个顺水人情,同意从29日晚上开始,双方停战3天。
谈到如何停战,英国建议中日军队同时从交战地区撤退,然后由中立国军队进驻,阻止双方发生接触。
盐泽场上没占什么便宜,场下却还死要面子,硬是摆出一副高傲的神态,对英国人的热情不理不踩。
你一说退我就退,那我算什么啊?
第一次调停失败。
海军在上海滩做冒险家,日本政府这时候又在干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