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坦克也有办法,那就是在公路上埋地雷,地雷不够,则把手榴弹捆扎起来代替,然后在路上设置障碍物。
坦克再牛,也怕地雷和集束手榴弹,即使避开二者,前面还有障碍物呢。
坦克一停,两侧伏兵刺刀上阵,与他贴身白刃肉搏。
上海北郊,稻田水塘纵横,尤其是下雨之后,路面一片泥泞,再给日军的炮弹一炸,触目所及,全是泥巴路。
在这样的路面上打白刃战,日军其实并不占便宜。他们穿的是靴子,而我们穿的是草鞋,草鞋本来就是穿着风里来雨里去的,但靴子不行,你别瞧公路上走起来“咔咔咔”,很神气的样子,一陷到烂泥里就完了蛋,拔都拔不出来。
等他快拔出来的时候,一抬头,明晃晃的刺刀可能已抵到胸口上了。
这样的白刃战打多了,日军明显吃亏。他们自己也不会打草鞋,就专捡战场上遗落的破草鞋,然后套在自己脚上,以应付肉搏这样的“不时之需”。
如此彼来我往,就形成了拉锯战,常常是:白天松井把阵地夺过去,晚上陈诚再给夺回来,
小小罗店,被双方炒翻了锅。
第18军继旅长战死后,师长也受了重伤,难以继续指挥。
堂堂师长可不是谁都能代的,这时候陈诚想到了自己的爱将——正在德国留学的黄维。
黄维,江西贵溪人,毕业于黄埔第1期。
有人说,在处世为人方面,陈诚与蒋介石最为相像,所以有“大小委员长”的说法,而在“土木系”中,黄维的性格又与陈诚最为接近,故被称为“陈诚的影子”。
黄维是小学老师出身,当了军人后也还是端着为人师表的架子,平时一板一眼,丁是丁,卯是卯,从不跟你开什么玩笑。
别人正经,可能是装的,黄维却不是装。他跟“土木系”的另一位后起名将胡琏正好相反,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