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全国舆论不是哗然,而是沸然了。
李服膺和晋军的无能,让东条捡了个大便宜。10月14日,他又趁傅作义参加太原会战,绥远防备空虚而一举占领了归绥(呼和浩特)和包头,从而控制了整个内蒙古。因为这一系列战功,他受到了参谋本部的嘉许,并被授予二级勋章,成为他后来晋升陆相,并亲自组阁的重要资本。
刘峙打了败仗,蒋介石可以让他下课,对阎锡山他却不能。
山西不归南京政府直辖,那是人家的地盘,蒋介石想来想去不放心,决定找个能说会道的去给阎老西敲敲边鼓。
找到的这个人是黄绍竑,时任军委会作战部部长。
9月20日,黄绍竑到达太原。
这时候他才知道,原来阎锡山不在太原,已经上前线了。
前线者,雁门关是也。
雁门关离日军占领的大同不到300里,算是最前沿阵地了,可知军情之紧迫。
黄绍竑又急忙赶到雁门关,并见到了阎锡山。
阎锡山很清楚,倘若大同不丢,黄绍竑就不会以“作战部部长”之尊,这么风风火火地赶来山西前线。
果然,黄部长就是来传达老蒋的旨意的。
“蒋委员长”说了,山西山多,不比华北平原,此处易守难攻,而且晋绥军又一向以善守著称,相信你们一定能把山西给守住,不让日军轻易南下。
老阎竖着耳朵听得很仔细。
山西可守,晋军善守,我自己难道还不知道,能守会不守吗,到现在还要扯这些,所有症结不过还是一个大同。
听完旨意,老阎当着身边一干谋臣,脸不变色心不跳地来了一句:大同的撤守,不是给日军打退的,那是战略需要,我自动放弃的!
对这一说法,黄绍竑倒是早有所料,但老阎下面的表态多少出乎他的意料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