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将人确定下来,谁也不敢打包票。
好在现在的数据研判工具确实挺丰富的,这也是大数据能运用于实战的基本保障之一,否则就算有再多、再丰富的数据,仅靠人的眼睛、大脑,是不可能将这些数据分析出来的。
就在慕远犹豫着是否要再喝一瓶思维风暴药剂提提神的时候,杨大队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杨队拿起电话一看,神色顿时慎重了许多,他没有立刻接通,而是先向慕远说道:“慕队,是市局刑事技术室打过来的。”
说完,他按下接听键,将电话凑到了耳边。
“喂!……嗯……好的!……好的!谢谢!”
一连串的应承后,杨队放下手机。
“慕中队,关于尸体死亡时间,已经有结论了。”杨队说道。
“死亡时间有多久了?”
“三年零二个月左右,误差在两个月上下。”杨队说道。
慕远喃喃说道:“这么说来,我们需要排查的,最多也就是三年到三年半这段时间的数据了。”
杨队轻轻点头。
慕远又道:“如果再结合那张医院出具的发票单据,就可以将11月、12月排除在外,只剩下10月了。”
“虽然十月大,有31日,但需要排查的也就只有11、21、31这三天,范围无疑就要窄了许多。”
杨队立刻说道:“我这就联系医院那边排查的同志!”
说完,杨队风风火火地拿起了电话,然后将相关情况进行了说明。
等他放下手机看向慕远时,却见对方目光灼灼地盯着屏幕,手指轻轻地滑动着鼠标,仿佛看入神了一般。
“慕中队……”
“等等!”
杨大队果然住了嘴。
几分钟后,慕远手上的动作停下,眼中颇有几分振奋,指着其中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