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都不去,没有人去辨症,杨氏这出戏也就唱不下去,我们们就在一旁看热闹。”
保合堂门前一片冷清,江掌柜有些暗暗着急,大小姐这个法子到底能不能行。
一个时辰过去了,正当江掌柜失望时。有个小孩子拿着一封书函送到江掌柜手里,“让我送信的人说不是要拜师,只是要和杨大小姐论症。”
看来是有人要论症却不肯现身,借着孩子的手将书函送来。
江掌柜将信函送进去,杨茉头也不抬,“放在旁边吧!”
就这样放在旁边看也不看?
江掌柜忽然很佩服大小姐,大小姐每次都能这样泰然处之,就是因为这样才能让别人慌乱。
一封封的书函送来,杨茉手边积攒了五六封。
很多小郎中开始坐不住了,“是谁送的辨脉书函?”表面上都说不去辨症。可是背地里却将书函送去。
更多的人来保合堂门口打探情形,于是更多的人看杨大小姐开出的题目。
“叩诊是什么意思?”
“病患劳作、饱餐后发病,上腹疼痛三日加重就诊,腹部平软,胸口压痛,叩诊鼓音,肝肾区无叩击痛,偶有恶心,畏寒。发热,脉浮濡偏数重按不足,易怒,大便糖稀……”
这比平日里药铺里的脉案写的要清楚。而且里面有很多大家不明白的说法。
“很多话都是为了扰乱视听,什么叩击痛,谁听说过,就看后面的脉象。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就是胆胀……”
这么简单?就是胆胀?既然是送去辨症若是思虑不周,写的太简单,恐怕会让人笑话,平日里大家互相较劲,现在有了机会,谁都想比别人高上一筹。
郎中们凑在一起说话,整条街开始热闹起来。
……
杨茉帮白老先生抄完了方子,才停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