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先拿来给你交束脩?”
安妮摇摇头,坚定的说道,“我不去书院了,下午我就去城里跟山长说。”
柳氏又劝了许久,嘴巴都说干了,见安妮就是不改口,她终于死了心。
“相公,我、我想回娘家一趟。”
说罢,柳氏也不等安妮表态,就径直去收拾行李了。
安妮没有阻拦,眼睁睁看着柳氏收拾了一个小包,一个孩子都没带,自己出了周家。
柳氏会有如此反应,安妮早就猜到了。
柳家是齐县有名的富户,名下有十几间铺面,不能说齐县首富吧,也在商贾中排行前三名。
柳家有钱,但却没什么社会地位。
士农工商啊,再有钱,也不能正大光明的穿绸缎。
所以,柳家想改变自己的出身,可惜儿子不是读书的料,柳老爷便把主意打到了女儿身上。
柳老爷一共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就是柳氏。
当年柳氏刚满十二岁,县里出了一个十三岁的秀才。
柳老爷觉得这个山村出来的穷小子有潜力,便想把女儿嫁给周耀祖。
柳老爷精明,周敬先也不是傻子。
自家才十三就中了秀才,三年后,若是再考中举人,也才十六岁。
十六岁的举人,放眼整个省府也是极为罕见的。
到了那时,不知有多少好人家的女儿争着抢着嫁给他家耀祖呢,运气再好些,还能娶个官家小姐哩。
没必要早早就定下婚事。
柳老爷托人悄悄的给周家透了个信儿,结果没有回音,柳老爷就知道人家周家在待价而沽,失望之余,也就将此事撂下了。
三年后,周耀祖参加乡试却名落孙山。
外头便有人开始说他“伤仲永”,周家又实在没啥钱,连下一年的束脩都凑不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