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划此事的初衷,岂只是弄死林平这么简单。
现在想想,想要弄死林平对于萧绰来说,简直不叫事儿。
而借着这个机会一举攀上权力的顶锋,将所有拦在前面的障碍彻底清除从而能让萧绰随心所欲地来实施自己的治国理念才是她真正想要的。
现在,很多人也想明白了看明白了这件事情,
这些人并没有觉得萧绰做得有什么不对,
相反,他们佩服的五体投地。
对萧绰的忠心,反而更上了一个台阶。
即便是一些反对者,也就此改弦易辙。
毕竟,当你发现一个人绝对是你施出浑身解数拼尽一切也无法抵抗的时候,那么加入他的阵营,或者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辽国并不缺人才。
每年与宋国一样举办的科举考试,不仅有大量的汉人应试,许多的契丹人也参与,像当年耶律俊,耶律珍这些人,便都拿到了进士的身份。
两国交往、对峙数百年,宋国对于辽国的影响,特别是在文化之上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
而现在,萧绰当政,这个影响,只会越来越深。
这场政治改革的领衔者,是宋和辽都熟悉的一个人物,他叫罗颂。
曾经的赵国相公。
一直倔强无比的罗颂终于是向萧绰低下了头,答应了在辽国为官,而且牵头负责了整个这一次的政治改解。
而萧绰付出的代价,是将整个罗氏家族的所有人,除了他的长子一门之外,其它人都释放送回到了南边去。
罗颂本来是想让所有人都被送走的,可惜萧绰不干。
用萧绰的话来说,要是所有人都走了,你罗相公无牵无绊,我可就没办法让你用心办事了啊!留你长子一门,也好用心照顾你。
罗颂无可奈何。
罗颂的确是最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