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无是处的人,只有你不会用的人。
这便是萧诚对于用人的原则。
每个人都一定会有他的长处的。
吏部,萧诚自然是不会丢给别人的。所以岑重这个排名第二的次辅便负责了吏部。
排名第三的次辅,是原梓州路制置使宋新俊。
益州总督由成都府路制置使李世隆夺得,陈群为副手,袁泉再次之,而宋新俊则入朝为官。
宋新俊这个人是真的懂兵事的,当初便是被朝廷安置在梓州路监察萧诚的,而且梓州路现在的官兵,也算是精锐之师。
或者这也算是楚王赵敬当年做的为数不多的正确的事情之一。
他将几部劲旅调到了梓州路,原本是准备围剿萧诚时大用的,却不想最后阴差阳错地将这几支部队保存了下来。
不过想想现在挑大梁的部队,都是来自云贵与两广,宋新俊这个负责兵部的次辅,以后的日子也不见得好过。
而萧诚在总管全局的基础之上,也亲自督管了二个部门,那就是工部和礼部。
这是许多人没有想到的事情。
在许多人的认知当中,六部里面,工部和礼部无疑是排名靠后的,很多人也把这当成了萧诚的一种退让。
不过萧诚却不是这么认为的。
益州总督李世隆,两湖总督江之鹤,两江总督谢鸿,云贵总督罗纲,两广总督是由原广南东路安抚使蔡远松担任,闽浙总督则是由两浙安抚使刘明义担任,至于原来的福建路安抚使章宇因为犯了原则性错误,现在虽然也到了江陵府,不过却只能弄到一个闲职,虽然还是紫袍,但在国家大事之上却没有什么发言权了。
纯属于朝廷为了福建路的稳定,不使章氏一族狗急跳墙的一种安抚而已。
吏部尚书成绍,原淮南东路安抚使,虽然本身才能一般,但属于第一批往江陵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