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含有大肠杆菌的培养液倒到极细的滤网上,然后把滤过液和事先准备的另一些大肠杆菌混合在一起。像在德雷勒医生的实验里一样,新的大肠杆菌死了。接下来,他想看看如果把滤过的液体和原来的这一批大肠杆菌混合起来会发生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这些大肠杆菌已经对滤过液里的“杀手”免疫。这样的结果,让博尔代转而公开极力反对德雷勒医生。
博尔代认为,大肠杆菌没死,说明滤过液里并没有什么噬菌体,而是前一批大肠杆菌分泌了某种蛋白质,把其他的菌株毒死了,而这些蛋白质对它们自己则没有毒性。
德雷勒立马给予反击,博尔代再回应回去,二人之间的激烈论战持续了好多年,直到20世纪40年代才尘埃落定——科学家终于亲眼看到了病毒,德雷勒是对的。这一切得益于电子显微镜的发明,它能帮助人们观察到极微小的病毒。科学家把能杀死细菌的液体和大肠杆菌混在一起,放在电镜下观察——病毒围剿细菌的场景,鲜活地呈现在他们眼前。
噬菌体有着小盒子一样的外壳,里面包裹着盘绕在一起的基因组,整个小盒子下面长着几条蜘蛛腿一样的爪。噬菌体落在大肠杆菌表面的场景,看上去就像登月探测器着陆在月球上一样。接着,噬菌体会在大肠杆菌表面钻个洞,把自己的DNA喷射到大肠杆菌的细胞里。
科学家对噬菌体的了解日渐深入,他们逐渐意识到,德雷勒医生和博尔代当年所争论的完全不是一码事。噬菌体并不只有一种,而不同种噬菌体和它们对应宿主之间的关系也不尽相同。德雷勒医生观察到的是一种比较凶狠的类型,科学家管它们叫“溶菌性噬菌体”,处于这种状态的噬菌体在增殖的过程中就会杀死宿主。博尔代实验中用到的则是一种比较友善的类型,也叫温和性噬菌体。温和性噬菌体对待细菌,更像HPV对待我们人类的皮肤细胞——它们感染了宿主,但宿主并不会爆开并释放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