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东下,秦人不负上天,上天宁负秦国乎?愿上苍护佑秦国,保我泾水滔滔,长流不断,关中沃野,岁岁丰年,今泾水渠成,依国人心愿,依天下通例,泾水渠定名郑国渠。”
嬴政用鼓槌奋力的击打着牛皮大鼓,隆隆之声震荡峡谷。
李斯随即附言道:“秦王定名,泾水渠为郑国渠!”
百姓们相互看去。
郑国是谁,那是他们的大田令。
此等名传千古的大渠,被秦王以郑国命名,郑国哪怕没有爵位,凭此一天,也足以留名千古。
郑国热内盈眶。
身边的李焕笑道:“当年,吾父便言,日后能超越他之人唯有郑国,想不到,此语今日一语成谶,可喜可贺!!!郑国日后,便是我水家先贤了。”
“郑国万岁!郑国渠万岁!!!”
呐喊声顿时淹没了河谷高源。
郑国跑到台下,双膝跪地,热泪盈眶,抽泣哽咽,说道:“郑国何德何能!!!”
随即,他知道自己此时是不能犹豫的。
终于,一番感恩之后,站了起来,举着手里的锄头。
对着百姓道:“大王万岁,大秦万岁,秦国万万世!!!”
嬴政点头,表示赞许。
山东士子们也都纷纷羡慕的看着郑国。
一个齐国的士子说道:“秦王此品行,便是赏功不欺心!自古唯尧舜有之,想不到今日我等有幸能够见到这样的秦王,若是被其他列国君王见到,怕是寝食难安了。”
“赏功不欺心?兄台此话一语见的啊。”
而此时。
山东士子的评价已然传了出去。
李斯道:“大田令请起,开水之事,便还要大田令主持!!!”
郑国正色道:“若有半点差池,臣愿提头来见!”
说完,便快速的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