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和许多外人来看,秦国此举无疑是自残。
而且,这样赶工出来的大渠,可谓是亘古未有,别说建成,建成又能如何呢。
然而!
此时的关中,民力百余万奋力按法实施,大局上却是持续井然丝毫不乱码,哪怕就是老弱也必须得上阵,这便是秦人的血骨。
当然,在郑国的安排下,老弱妇孺都是在修进毛渠的轻活。
而且,各个路段,通常都是举族,举村共掘一渠!
“但有一个软蛋,甘当军法。”
旬日之时,无人懈怠,嬴政每日都会带着事职大吏在渠边巡视,每日都会走上百余里,在干渠,主渠,毛渠之间来回!
天黑,便原地扎营。
然而,眼前那些黑压压的光膀子们现在是看也不看嬴政,而是埋头深挖,让王绾等人都是唏嘘不已,心中震动。
作为掌事大吏的王绾每每见到县长和县令,都忍不住将询问怠工的事吞进了腹中,转而询问一些琐事,多言一些劝勉安慰之语。
嬴政见到这一幕!
不由冷冷的道:“诸位且说,吏法精要何在?”
“各司其职,敬事奉公。”
“河渠大决,秦王行营司职何在?”
“执法赏功,核查奸佞。”
嬴政这才将目光投向王绾。
怒道:“丞相自问,旬日之间,可曾行驶职责。”
众人不由看向王绾。
王绾这才明白,大王是责怪这几日以来,因为自己体恤各地的县令和泥工,没有尽到行营的职责,因为自己的不忍,而枉顾了法令。
王绾顿时道:“臣,知罪。”
嬴政这才看向众人说道:“商君秦法,大仁不仁,身为执法,热衷推恩施惠,大行妇人之仁,安有秦国法制?今日寡人明告诸位,做事可错可误,不可疏忽职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