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看中龙阳也罢,可谓这龙阳君也不知为什么居然从来都是站在魏增这一边,似乎早早的就知道了魏增就是下一代魏王,魏王一上位,立刻又重用了龙阳君。
惊掉了不少人的下巴。
一个大臣道:“大王切勿伤感,为国捐躯,死得其所,此乃龙阳君大义为国,等战事过后,大王可弥厚而赏,表彰其攻,让魏国上下谨记!”
魏增也是垂头不止,道:“寡人不会让龙阳君就这么白白死掉!”
忽然,一声传讯到来:“大王,赵国使臣求见!”
群臣一阵喧哗,立刻宣了来人。
使臣一见魏增立刻稽首道:“外臣,见过魏王!”
魏增道:“赵使不必多礼,不知,此来乃是为何?”
赵国使臣深深吸了一口气,道:“魏王,当下的格局,外臣也就不必多言了,这一次外臣受吾王之名,特来相告,那秦国已对我国下达生死战书,其时日便是四月十五,约战吾国于雁门郡东!还请魏国施以援手,一旦秦国出动,其东郡后方必然空虚,还请魏王出兵攻打此地,此乃关系到我山东各国生死存亡,我等如今也皆如唇齿,其利害,应该不用外臣细说了吧。”
赵国派人来,这一点自然早已被魏国上下所猜测。
这也恰恰符合龙阳君的计策。
无非,龙阳君所做的,就是让秦国相信了魏国的事秦,否则,秦国必然瞻前顾后,不敢全力攻打赵国。
魏增问道:“赵王的意思,寡人已知,但是,寡人有一事想问,不知,燕国那边怎么和赵王商定的呢?”
使臣闻言,顿时稽首说道:“魏王放心,赵乃燕之屏障,便如韩魏一般,赵国有难,燕国怎会不救,如今,大王已派遣使臣于燕国使臣,同去了蓟城,不日将合兵三十万,共抗秦军,而一旦秦军和我赵燕相伐,那后方便只能靠魏国了,一旦此计一成,便成三家合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