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平常就忙了,那些同年也理解他的难处,不会觉得他无法亲自前去回礼道喜就心生芥蒂,以后大家还要守望相助呢。
同年们前来道喜,时间卡得很好,提前一天前来显得太过刻意急躁,挽一天前来就显得有些疏远,反正一个个都是人精。
很多东西都是心照不宣的,第三天同年陆续前来,街坊邻居们很识趣的没凑热闹。
接下来的第四天来的人又不一样了,是清江城内的大户人家,不可能全部都来,但总有一部分看好云景的未来,提前结个善缘,带着珍贵的礼物算是投资吧,或许得不到回报,但也不至于恶了云景这样一个前途光明的人。
这些大户人家出手就阔绰了,金银钱财文人字画乃至珍贵书稿,反正对于他们来说毛毛雨的东西,若能得云景记住,将来云景发达了,念着这份情谊,那就是大赚特赚。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这些大户人家旁敲侧击的询问云景能不能结亲呢,把自家能结亲的女孩子夸得天上少有地上无双,尤其是假装丰厚。
对此云景只得歉意表示自己已有婚约,结果那些大户人家退而求其次,问云景需不需要小妾,要就直接给你送来……
反正这些大户人家也太热情了,整得云景有点招架不住,尤其是几万两几十万两的陪嫁,甚至将来云景仕途人家都能安排,这整得云景差点把持不住就从了,实在是给得太多了啊。
人生境遇如此奇妙,一次科举改变命运,可谓人生从此大不同啊,在此之前,云景的住处真可谓门可罗雀,可如今呢,那叫一个络绎不绝。
云景知道这些都是虚的,若自己没有成就谁会多看自己一眼?总归是要归于平静的,热闹过后,随着时间的过去,又有多少人能记得自己呢?
仅仅三天时间,各方宾客云集,然后又散去,这种奇妙的变化一般人还真适应不了,好在云景处理起来游刃有余,倒是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