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要做到“众人皆醉我独醒”,唯有心向内求。
如此说来,要做到色彩抹净的唯一道路,那就是“莫向外求,但从心觅”。
七级浮屠塔内,“阴神”楚逸缓缓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非相者,“无相”也。如来者,一心也;若见本心从本以来寂灭,与如来无二,即是见如来。是故,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刹那间,楚逸识海掀起惊涛骇浪,八个小篆金子,闪闪发光:“境随心转,莫向外求”。
境随心转,那便相当于掌控了部分的天地法则,可呼风唤雨,可电闪雷鸣,可搬山倒海,可撒豆成兵......这就是仙人的神通。没有花哨的口诀,绚烂的色彩,只是简单,简单到极致,能够做到返璞归真。
莫向外求,那是追求本心。若见自心自性,则一切本自具足、清净、平等、不动、不生不灭,故而达到“万法从心生,万法从心灭”的超凡境界。
一个是道,一个是佛。
却在刹那间,融合在一起,竟然没有丝毫的相冲突的地方,是那样的和谐与安详。
直到此刻,楚逸才意识到,所谓的道佛其实并不是两家单独隔离的法义,而是相辅相成的。只不过,被人故意割裂开来,产生两种不同教义,并且在修道途中形成门派之见。
道佛如此,道魔亦如是如此。
这天底下万物,都逃不脱天地之间最底层的运行规律:万物归一。
他实在没想到,那次无意中闯入了空灵岸,中年书生和中年和尚自顾说的那番话给他如此大的启示。
这难得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楚逸暂时抛开这个困扰他的疑惑。其实,从他进入京都那一刻起,他对自己就有了棋子的想法。当一个人的人生际遇太过梦幻,太过不真实,那就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