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基本摒除黑洞辐射的影响,变得与太阳系内高度相似,内部与太阳系不同的恒星规则差异被抹平。
九层戴森膜的叠加,对恒星光芒的吸收效率极高,透光率低至0.05的九次方,仅为万亿分之1.95,无限接近于零,这就意味着影子太阳的光芒几乎不对外逸散。
多层叠加的戴森膜对外也具备极强光吸收效应,在宇宙中不再反射出黄色光芒,而是呈墨黑色。
对外吸收光,对内吸得更彻底,导致九重戴森膜构建的行星系几乎与黑洞背景完美的融为一体。
影子星系自此彻底藏进黑洞环境中。
随后人类再革新了戴森膜技术,修建出只单向吸收量子网络信息的第十重戴森膜,防止星系中的信息外泄。
影子星系真正变成了人类的第二家园,同时也是原世界政府与救世的核心驻地,开始快速发展,并逐渐恢复对人类的领导力,尝试将猎户臂文明捏合成想要的样子。
其实到了这个阶段,“流浪”了两百余年的影子星系要想顺利接过权柄,并要求其他殖民地全部配合自己的行动,有一定难度。
人类又有大敌在前,内部几乎不可能发生战争,只能和平演变。
和平演变是既有竞争,又有相互促进的猎户臂人类新模式。
科技竞争、知识竞赛、指挥官模拟战、特种模拟战……
在2801年至2851年这五十年间,上述竞赛模式成为了晨风帝国的主旋律。
当时尚未关闭信息通道的影子星系在多项竞赛中以压倒性的优势领先其他众多殖民地。
2851年,晨风帝国以99.98%的赞成率通过投票表决,确定了以影子星系的策略为最高方针的指导路线,并宣布服从影子星系对帝国的全面领导。
原因无他,在这50年里,影子星系以单独一个行星系的力量,几乎承包了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