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被压制到60%。
但在工业行星系中,戴森膜的吸收率被拉高到了90%,并且还有名为恒星挖掘者的特殊工种无人舰船盘绕在恒星附近,持续不断的将物理毒素发射向恒星,以提高恒星内部的反应强度,使其对外释放辐射能的速度大为加快,这样包裹着这些恒星的戴森膜能产出更多可利用能源。
以恒星表面的耀斑爆发强度与频率为参考值,被人工提高反应强度的恒星爆发综合指数至少是太阳的数十到上百倍。
这便意味着,这些恒星的寿命被人类人为的缩短了数十上百倍,将会更快的走完成年期、中年期再进入衰亡期,并最终变为白矮星、中子星又或是物理黑洞。
假定人类文明还有几千万年的发展时间,还真可能把猎户臂里的恒星统统提前烧光,再举族搬迁到下一条银河悬臂中,直到耗尽整个银河。
到时候,银河大约会被人类文明吸干,直到变成一片死寂的恒星墓场。
陈锋总把人类自比为宇宙之癌,现在看来这黑锅背得不冤。
假如恒星也有智慧,肯定得骂娘。
虽然进阶质能转化技术可以回收绝大部分材料,但总会有少部分特殊材料的回收成本偏高,还不如新挖掘或者合成。
这些回收价值偏低的物质,就变成了太空垃圾。
在人类不遗余力的攫取资源与生产中,太空垃圾愈来愈多,总量恐怖,与当年二十一世纪的人类在地球内部时面临的情况一样,垃圾的处理与堆放始终是个大麻烦。
总不能把垃圾随便扔到宇宙中吧。
万一途径的舰船在尚未进入曲率运动,亦或是刚脱离亚空间时迎头撞上,也是个麻烦事。
出于保护太空航道的必要,人类在猎户臂内的部分空白星区建成了拢共数十个巨大的太空垃圾场,以集中处置。
每个垃圾场的附近均建有一座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