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描绘的未来理论,在这些年里逐渐被认可。科技进步证明了部分原本纯粹架空的理论竟真有一定的事实依据,让他们在几十年前的幻,渐渐的变成了如今的科,所以才被封为经典。”
陈锋笑着点头,“是的,哪怕某一本书错了一大部分,可里面只要有几个点是正确的,故事本身又符合逻辑,那么这书便不失为一本好科幻。但这并不能解释为什么当代的经典科幻越来越少了。你得知道,刚才你说的那几本书,在刚刚诞生不久后就取得了巨大的影响力。”
刘卡德想了很久,无奈摇头,“这太深奥了,陈老师您知道原因吗?”
陈锋点头,“我的确知道。”
陈大师心中有结论,但这不是他本人的独创,而是来自多条时间线里众多史学家和文艺工作者的归纳总结。
当人类文明步入公元二十一世纪后,随着时间的继续推移,人类仿佛真就失去了想象力,此后创作的科幻作品是一代不入一代。
科幻越来越幻,越来越不科。
譬如第八时间线中,二十一世纪还有《三体》、《星河不灭》、《发条女孩》、《影子先生》等作品,此后却不可逆的日渐式微。
到了二十五世纪,反倒就剩下寥寥一两部,其中有一部还是陈锋本人的纪传体小说《锋蕾》。
陈大师表示辣眼睛。
时间再到三十世纪后,就更惨了。
别说鸿篇巨著的小说,就连电影都没了,这让陈锋很痛苦。
一是他在三十一世纪闲暇消遣时只能看“古董老片”,二是这让他焦虑人类是否真的丧失了幻想未来的能力。
所以他曾专门花费精力去研究史料,这才去琢磨透学者们公认的看法。
现在他准备稍微点拨刘卡德,便要从二十一世纪的科幻开始说起。
“首先,我们可以分析一个现象。你是否觉得最近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