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后背出现,迅速蔓延开来,眨眼后覆盖了整个巨象。
“进入类曲率运动状态,当前极限速度为每秒六万公里。”
陈锋微微点头,“前进!”
星锋巨像比银河战甲终究要慢点,但体型做得这么大,还是能迅速提速到五分之一光速,很不错了。
下一瞬,巨象装甲后背拢共五十个推动力引擎同时喷薄介质粒子,十个大型类曲率引擎同步做工,这太高达三十五公里的巨大战争机械轰然而动,往战场中心区域直扑而去。
居于腹部的陈锋依然在疯狂翻阅星锋巨像的操作指南。
虽然这巨象装甲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设计理念与他本人的银河甲如出一辙,但体型放大至三十五公里后,终究可以多出不少小型单位无法承受的功能。
譬如巨象装甲外壳材料中子化!
中子化的理念与当年他曾用过的中子弹十分相似,但又有区别。
过去中子弹只有在命中目标单位的瞬间,呈现出短暂的超重中子态,持续时长不足万分之一秒。
但巨象装甲在加装了大型马斯动力仓后,又改造了能量暂存系统,可以持续供能,能维持超过五秒的中子装甲形态。
重新充能一分钟后,又能继续维持五秒。
中子物质的密度自不必多言,其引力牵扯本可以撕碎装甲内部的一切物质。
但天才的科学家们又想出了另一个绝妙的点子。
他们将建造星锋堡垒时积累的内部结构区域化控制力场技术与类曲率引擎技术糅合到了一起。
在巨象装甲启动外壳中子化后,中子装甲下部又会弥散出第二层空间压缩层和力场复合膜结构。
这层能量结构存在的意义不是运动,仅仅是为了抗衡中子结构的引力牵扯,保持内部环境稳定。
要完成如此复杂的双层空间膜结构设计极其困难